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南京大学学报
曾用名: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;南京大学学报(哲学·人文科学·社会科学版)
主办:南京大学
ISSN:1007-7278
CN:32-1084/C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被引频次:1230
数据库收录: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;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(2013);统计源期刊(2014);期刊分类:大学学报
期刊热词: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南京大学两位教授获第四届“科学探索奖”

来源:南京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17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“科学探索奖”于2018年设立,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,秉持“面向未来、奖励潜力、鼓励探索”的宗旨,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“无人区”,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

“科学探索奖”于2018年设立,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,秉持“面向未来、奖励潜力、鼓励探索”的宗旨,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“无人区”,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。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,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,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,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。

责任编辑:范兵

南京大学丁爱军教授曾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,主持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大气专项”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。主要从事空气污染气象学、大气化学与大气物理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。已在地学和环境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,其中包括Nature Geoscience等高影响期刊论文10余篇,相关成果被引用余次,H-Index为57。曾先后担任iLEAPS、TOAR、MAP-AQ等国际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(GAW)反应性气体工作组顾问组成员;担任Atmos. Chem. Phys.等国际期刊责任编辑、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专家委员会成员、江苏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等。2020、2021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(跨学科领域),曾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(2015年度)。

截至目前,南京大学共有六位学者获得“科学探索奖”。

9月15日,第四届“科学探索奖”获奖名单正式揭晓,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,首位“90后”获奖人诞生。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教授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然教授以及两位南大校友翁红明教授、尹晓波教授共计四位“南大人”荣获本次奖项。

王欣然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,2010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,2010-2011年期间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员,2011年回到南京大学工作。主要研究下一代信息材料、器件与集成电路,尤其是在二维半导体领域取得突出成果,发表论文160余篇,总引用超过24000次。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、中国青年科技奖、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、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、科学探索奖等荣誉。现任国际学术期刊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副主编,Nano Research、《中国科学:信息科学》《半导体学报》等期刊编委。

  编辑:赵征南

  作者:李园园



文章来源:《南京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dx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7/1896.html


上一篇:学霸说?丨山东一学子保送南京大学:热爱辩论赛
下一篇:开创“寻根性办学”新模式,南京大学为新生植